close

http://www.feja.org.tw/modules/news007/article.php?storyid=1317

 

曾經擔任雜誌編輯的傅瑞德嫚 (Ann Friedman) 作了一年全職自由投稿人 (fulltime freelancer) 後,已成為一位經驗豐富的自由投稿作家。

 

她認為,要做好這分工作,首先必須有編輯的實務經驗,這樣的經驗使一位自由投稿人能很快提繳文稿的標題、綱要,適時繳交完稿,而一分完整的文稿可以讓平日工作忙碌的編輯們不必費太多時間去審閱、編排你的作品。

 

在媒體因經營困難必須汰減員工的情況下,有很多新聞從業人員會嘗試改行作自由投稿人,透過與這些同業或同事的聯繫,可望至少與三位願意接受自由投稿人文稿的編輯搭上線,建構個人投稿管道。

 

雖然不能說數量重於質量,但仍須勤奮撰稿,只有不斷努力寫稿,使每一個字都是心血的結晶,才能獲得成功。

 

自由投稿人等於是一人媒體,自己就是這個媒體的總經理、不能光顧著寫稿,還得思慮財務、產品品質、推廣行銷與市場分析等事務,所以最好先建立一個自己的網站,經由Twitter、 Facebook、 Tumblr、 Pinterest 和 email 推銷自己;假如編輯們平常就曉得你擅長撰寫的是那些類文稿的自由投稿人,當他們需要那些文稿時,頭一個就可能想到你。

 

假如從採訪中獲得的資料可以寫出一篇有分量的報導,不妨繼續發揮,增添一些內容,分別投給不同刊物的編輯,同時也可以不同的方式「誘使」編輯們儘速審核通過你的文稿。最理想的是作一次採訪後,至少能寫兩篇報導。

 

努力嘗試使自己成為一些刊物或網頁的定期專欄作家,這需要與那些刊物的編輯建立較長期的合作關係;另方面,儘量在上次繳交的文稿刊出後,馬上再繳一篇文稿,讓這樣的關係變成持續性的,因為許多編輯都比較喜歡這樣持續性的供稿來源。

 

採用你作品的那些編輯其實就等於是你的命脈、你的直屬長官、也是你的同事,你必須這樣看待他們,保持親切與禮貌的關係。

 

對於那些批評或貶低你報導或特寫、不同意你評論的人,不能以怨恨相對,應該把它們化為刺激或動力,改進自己的報導或評論方式。

 

因為你的生活完全依賴寫稿的收入,因此不要覺得多要一點稿酬就不好意思,只要作品夠分量,何嘗不可多索取稿酬,但也必須有勇氣拒絕稿酬豐厚,卻是自己不該或不想寫的索稿要求。

 

作為自由投稿人最大的好處就是自由,在不想寫稿的下午,不妨出去走走,去看望好友,到圖書館借一本書,或去新開張的咖啡店喝一杯咖啡,甚至去本地的一座電廠參觀,也許回到家裡就文思泉湧了。

 

傅瑞德嫚的作品經常出現在NYmag.com、Tomorrow、 The New Republic、 ELLE、 Rolling Stone、 Los Angeles Magazine、 Time Out Chicago、 The Gentlewoman、 The American Prospect 、The Atlantic.com 等。

==================================================================

決定事情之後,就全力以赴,並且以輕鬆樂觀的心情接受這些極限挑戰,她說:「我是在大哭大笑中,悟出自我幽默的道理,還有不被打敗的調適方式,那就是解開難題,把它變成你的。」 用心發現生命的導師
當了記者之後,夏韻芬一面努力的看懂線型和股票,也一面努力的吸取採訪對象的人生菁華,若說生命中有哪些特殊的導師,她認為那些採訪所經歷的人都是。 「做記者最特別的地方,就是你採訪的人、事或物,都會漸漸影響你的人生,如果你練就成熟的吸星大法,有時候可以讓你在一瞬間彷彿讀透了人生百科,這是做記者最精采的地方。」另外,她認為,人生中的貴人,都是在你契而不捨和非常用功的時候才會出現,她笑著說: 「我在做學生的時候,就擁有了大無畏的勇氣,有一次為了寫報社的創業過程,我就去纏著當時擔任中國時報總編輯的胡鴻仁,那時候我也不知道他的官有多大,我一直去纏他、訪問他,一心只想把報導寫好。後來他看到我就很高興的對我說,要當記者就是要契而不捨,你未來一定是一位很好的記者,我還沒當記者,他就給我很大的肯定,給我很大的信心。」之後她的社長林聖芬,也是她的人生導師,「社長告訴我,當記者需要非常多的人脈,有些消息,不是在正式場合可以問到的,大部分都是下了班,上廁所時問到的,所以要多花時間去建立和經營人脈,」連續2位前輩,都給了夏韻芬很好的開端,「他們是讓我今天有小小成就的重要老師。」她找到了好的指引老師,學會珍惜,結果就擁有更多,也將她的人生拉大了格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麻雀小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